关于海安的民间传说
1、南通市海安镇民俗与地名的由来与传说
民间贫苦艺人亦于是日着戏服,扮财神敲着锣,各至店号门前演招财进宝讨赏,谓“跳财神”。晚上,店主请职工吃“财神酒”。 海安俗以初一至初五为“五天年”,人们一律着新衣 新帽 新鞋。因“棉”与“霉”谐音,故有的地区忌穿棉鞋,河北人家各户屋檐前高挂红灯笼,从初一晚至正月十八落灯止,名为“天灯”。 元宵节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,也称灯节、
2、海安县为什么叫宇宙县
除了以上所述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发展,还有一种观点认为,“宇宙县”这一称呼来源于民间传说或创意命名。这种称呼可能源于当地的一种传统故事或民间传说,也可能是对海安县的一种美好愿景和创意表达。无论是哪种情况,“宇宙县”都成为了海安县的一个独特标志和象征。综上所述,海安县被称为“宇宙县”的...
3、海安有什么传统
民间贫苦艺人亦于是日着戏服,扮财神敲着锣,各至店号门前演招财进宝讨赏,谓“跳财神”。晚上,店主请职工吃“财神酒”。 海安俗以初一至初五为“五天年”,人们一律着新衣 新帽 新鞋。因“棉”与“霉”谐音,故有的地区忌穿棉鞋,河北人家各户屋檐前高挂红灯笼,从初一晚至正月十八落灯止,名为“天灯”。 (4...
4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——海安花鼓
海安古称宁海,属海陵郡、扬州府,流传于广陵、海陵,并由乡间进入镇市的花鼓理当包含宁海,由此推算,花鼓在海安地区的流传,已经有三、四百年悠久的历史。海安花鼓是江苏南通市汉族民间舞蹈之一。在明嘉靖年间,海安花鼓即在当地流传,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。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,海安角斜地区花鼓活动仍然...
龙游河传说200字
在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龙游河传说。相传很久以前,东海龙宫的龙王和龙后带着他们的孩子居住在那里。一天,龙王发威,掀起巨浪,淹没了许多庄稼和百姓,造成了极大的悲痛。玉皇大帝得知后大怒,命令龙王退潮,并派龙后到海岸游行,退潮后从海岸游向长江,形成大河,方便百姓耕种。龙后带着她的大龙子来到海岸...
江苏海安端午节特色的习俗
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,从吸汗的蚌粉、驱邪的灵符、铜钱,辟虫的雄黄粉,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,制作也日趋精致,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。 类似还有饮雄黄酒:此种习俗,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。游百病:此种习俗,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。 追问 海安的 已赞过 已踩过<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...
玉带巷(三字对联,南京一地名)
清朝康熙六年(1667年)三月,里人钱文有在海安镇东起牙桥、西至西楹桥,全长约4华里的大街中心,督工铺上青石。道光二十二年(1842)四月,重修东街。咸丰元年(1851)三月再修西街。后因年深月久,石面光滑,高低残缺,行走不便,光绪二十五年(1899),巡检司詹向仁召集糹员等人邀同镇何董捐购...
有关长江形成的传说
如皋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。7000万年以前,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。关于如皋的成陆,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、动人的龙游河的传说故事。《龙游河》的 版本:相传很久以前,东海的龙宫里,住着龙王爷和他的一家人。有一天,老龙王发起威风,大摆龙尾,大海的潮水就一下子涌上了堤岸,淹没了许多庄稼和无数的老...
松城历史
城墙采用块石垒筑,城周长156丈5尺,宽600丈,高2丈5尺。设有东宾阳门、南镇海门、西永胜门和北钟仁门。城墙之外还开凿了四条濠河,以增强防御能力。地域范围与传说:关于海安所的地域范围,民间存在不同说法。一种认为最初规划范围远大于实际范围,另一种则认为至少比建城时更大。这些说法虽缺乏...
海瑞的故事
1、海瑞背纤 明嘉靖年间,海瑞任淳安县令,不畏权贵。国公张志伯奉旨巡察各省,依仗权势,贪赃枉法,百姓怨恨。海瑞劝农归来,张志伯的亲信差官张彪来至县衙,强索赊银万两,海瑞拒绝,反将张彪棍责逐出。张志伯闻报大怒,至淳安向海责问,海瑞反据理向张算帐,指斥其贪赃枉法,张志伯大窘,临行索要...